從事蔬菜教學、科研及“三農”服務三十載以來,他培養了一批蔬菜生産一線的骨幹,選育了一些瓜菜新品種,取得了不少專利、成果,發表、出版了二十多篇論文、著作和教材,制定了無籽西瓜生産标準,多次被邀請參加技術标準和新品種審定會,項目驗收鑒定會、技術成果鑒定會,學術研讨會等,每年參加各級農業技術講座、科技之春等活動……
他,就是全國農業職業教育職教名師、凯发k8国际骨幹教師、生物工程分院園藝教研室專任教師、楊淩示範區科技特派員、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考評員楊安平教授。
熱愛職教 注重實踐
從事農業職業教學25年來,楊安平始終堅守在農業職業教學第一線。他主講蔬菜生産技術和蔬菜育種技術2門園藝專業核心課程,授課對象除園藝專業外,還有中專教育的農學、植保等專業,高職教育的生物技術等專業。授課方式除理論教學外,尤其注重實踐教學,年授課約500學時。
在楊安平的悉心指導和熱情付出下,每年凡申請蔬菜工職業技能鑒定考試的學生,都能夠通過考試,全部能拿到職業資格證書。他本人也因為堅持緻力于校企合作、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,取得了雙赢的突出成效,2010年被凯发k8国际評為優秀教師,被楊淩示範區工委、管委會評為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建設工作先進個人。他每年指導的大約20名學生的頂崗實習,全部都能通過畢業答辯。
長期的農業職業教育為楊安平積累了不少經驗,他憑借自己的積累,編寫了4本教材:《蔬菜生産技術》(主編),中國農業出版社2011年4月出版,該教材至今仍在使用。《園藝植物栽培》(主編),西安地圖出版社2004年5月出版。《蔬菜栽培》(主編),院編高職規劃教材,2003年1月出版。《蔬菜生産技術》(副主編),中國農業出版社2006年8月出版。
2000年3月-2013年12月期間,楊安平還參加了近4年的實踐鍛煉。結合楊淩示範區農村發展農民增收科技包村工作,楊安平負責李台鄉五星村的包村組工作。他每年在村上參與蔬菜生産達100多天,積累了豐富的蔬菜生産經驗,為日後教學奠定了紮實的基礎。2004年3月,他被楊淩示範區工委、管委會評為先進包村組三等獎和先進個人。
醉心科研 碩果累累
說到楊安平的科研成績,更是數不勝數。他主持選育了2個西瓜新品種:陝豐五号和陝豐806兩個西瓜新品種。2012年7月,經陝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鑒定,予以新品種登記,陝豐五号為長圓形,花皮,晚熟。陝豐806為圓形,花皮,中熟。兩品種已在陝西、河南、河北等省份推廣應用,截止2014年10月,累計應用面積達112萬畝。主持完成了3個省級科研課題:一是結球甘藍遊離小孢子培養再生植株體系建立,系陝西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,完成時間為2007年1月-2009年8月。二是甘藍DH系的創制及應用研究,系陝西省教育廳自然科學基金項目,完成時間為2011年7月-2013年7月。該項目成果已應用于甘藍的實際育種工作中。三是無籽西瓜無公害生産關鍵技術集成與示範推廣,系楊淩示範區科技推廣項目,完成時間為2007年10月-2010年10月。制定了4個無籽西瓜生産标準(楊淩示範區發布,地方标準)。該項目于2011年7月獲楊淩示範區科學技術三等獎。
楊安平還以第1發明人成功申報了1項國家發明專利:瓜菜作物浸種劑及其制備方法。該專利已被楊淩優比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轉化為産品,并應用于蔬菜生産近10年。于2003年10月,擔任副主編編寫出版了《陝西省蔬菜品種志》,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。此外,他還參加了不少科研項目、并取得成果或獎勵。包括陝西省蔬菜品種資源收集鑒定及優異種質的評價推廣利用研究,獲2000年陝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;優質抗病豐産新品種選育研究及其應用,獲2006年教育部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;甘藍抗源篩選利用與抗病優質“秦甘60”品種的選育,獲2012年陝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。同時,他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14篇,其中核心期刊11篇。
以德立身 以身立教
在做好教學、科研、農業推廣的同時,楊安平還長期擔任園藝專業班主任,并多次被評為優秀班集體和優秀班主任。“以德立身,以身立教。”是他擔任班主任時秉持的信念。他說,在開始當老師的時候,一上講台看到滿黑闆的字、滿桌面的粉塵,看到遲到、曠課現象,總是批評學生,甚至指責、嘲諷學生,要求學生;脾氣很大,對學生不滿意。一晃幾年過去了,才開始感到自身有問題。“後來,我決心從點滴小事做起,提高自身修養,增強人格魅力,以此影響學生,比如在課前我動手擦黑闆、整桌面,沒有抹布就從家裡帶,課後為接下來的其它課程也擦黑闆、整桌面;遇到最後一節課,我關燈、關門,等等。漸漸地都成為我日用不覺的習慣。”而這些小節,學生都看在眼裡,不久也就跟着他行動起來了,自覺的人越來越多。每當有學生做完擦黑闆、整桌面等小事,他也總忘不了緻謝。日子久了,學生都變得自覺、有禮貌,為人處事進步了一大截。這種情形在每一屆學生裡反複上演。
“教育是植根于愛的。”楊安平說,他曾經對遲到、曠課、不做作業、實習不參加的學生,采取批評、告班主任、扣分、挂課等處罰辦法,雖說有作用,但總會遇到個别學生例外,不理會這一套。究其原因五花八門,可氣可笑。後來,他弱化了處罰辦法,而是加強了師生溝通。首先在學生面前耐心地傾聽,讓學生把心聲全部說出來,然後表達他的感受和需要,對學生提出合理的請求。“感受和需要源自于我對學生的愛,而非學生犯錯的言行所引起,這是最關鍵的。”楊安平說道。他講述了這樣一個例子:有個經常曠課的學生,談話後還是不來上課,他就對學生說:“你答應來上課而沒有來,我想你一定是有很特殊的原因吧,我希望我可以信任你,我很在意你。”從此,這個學生再沒有曠課,而且對楊安平說:“我很喜歡楊老師您的課,因為我喜歡您這人。”楊安平深深地感到,隻要用心愛學生,學生不但敬師,而且親師,“親其師,信其道”,教學效果也就好了。
名師寄語:
做高尚的人,身體力行去影響學生,增強責任心,用愛心去呵護學生成長,均源自于對高職業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。
(黨委宣傳部 崔曉 供稿)